陈虻: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

陈虻: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

文/刘金明

陈虻,原名陈小兵,1961年出生于北京。陈虻从小热爱文学,四五岁唐诗宋词朗朗上口,初高中多才多艺。高二时,他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落榜,第二年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,离家前却问母亲:“学完理工科,还能学文吗?”

大学期间,他指挥的大合唱,他的大提琴独奏、配乐诗朗诵、创作编导的小话剧,屡屡为他所在的精密仪器班获得全校一等奖。

20世纪90年代初,他从哈工大光学工程专业毕业,被分配到航天工业部团委工作,并被「画了圈」,作为优秀学生重点培养。这意味着他的干部梯队格局明朗,本可以拾阶而上。可在陈虻执着的自我选择下,他实现了此生唯一一次「跳槽」——调到中央电视台。

那是浩劫过后,开化民智、解放思想的时代。仕途官场不适合他,他的思想需要平台得以自由伸展。“我特别喜欢电视。”这是陈虻毅然改行的唯一理由。于是工科背景、非科班出身的他来到了人才济济、卧虎藏龙的央视,在他的个人档案书面材料里,有这样一句直白、朴素却又充满力量的文字:由于我个人的爱好和愿望,想办法说服了我的所在单位,也说服了中央电视台。

U2507P28T3D2311460F326DT20081224160617.jpeg

他到中央电视台专题部的第一个栏目组叫《人物述林》。在同事眼里,那时的陈虻“穿着大红T恤,很瘦很健康,意气风发的模样”。

到栏目组的头三年,用他自己的话讲:“当年,我干的工作就叫‘打杂’。”主要任务是领肥皂、毛巾,拿报纸,干杂务。谁拍片子的磁带不够了,一个电话打回来,他就扛几箱磁带,买张站台票送过去。谁的钱不够了,他就负责跑邮局寄钱。

但他是有心人,即便打杂,也不忘学艺。趁卸架子的功夫,他瞅一眼取景器的构图。晚上别人休息的时候,他偷偷拿摄像机比划比划。后来渐渐试着给摄像出点主意,给导演提点结构上的建议。

机会眷顾有准备的人。陈虻值班时,领导突然给他安排紧急任务,在钓鱼台国宾馆采访哈默。他不知道哈默是谁,便在图书馆忙了一夜,酝酿出九个问题。无独有偶,采访结束后,领导又让他做个10分钟的节目,离播出还有两星期,陈虻将各种材料一一搜罗到手,几百字的解说词,他字斟句酌,写了整整三天。节目播出后,美方直接点名陈虻的制作组拍摄哈默的人物传记片——《勇敢的人·哈默》。陈虻拍摄的首部电视人物片便这样诞生。

陈虻与众不同,善于归纳总结、举一反三,喜欢哲理性思辨。1985年到1993年,陈虻用八年时间使自己成功进入到电视新闻制作的核心与前沿。他在中国电视起步的好时代,如同活火山一般,积蓄能量、寻找时机。

改革浪潮持续席卷。1993年,《东方时空》诞生。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评价在那之前的电视语态“假大空”,观点生硬,充满说教意味,陈虻本人称之为“强奸式”的报道。

同年,陈虻加入并担任《生活空间》制片人。生活空间栏目原本的关注点是「重大新闻事件」,他大刀阔斧的改革,提出广告语“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”,通过对「人」的关注来实现对社会的关注和人文教化。后来,他又把目标定位为记录历史:为未来留下一部由小人物构成的历史。而这些如今看来稀松平常的想法,在那个历史环境下被誉为绝无仅有的“改变”与“出发”。

陈虻审片的场面,被誉为央视的一道风景线。机房里聚满了人,围得里三层,外三层。陈虻一头飘逸的长发,端坐中央,俯身盯着编辑机。他很严厉,一部片子阅毕便开始点评,编导们称之为“痛批”。

f384f68e89d545edbc39e54c56cf218d_tplv-mlhdmxsy5m-q75_0_0.image.w300.jpg

一位多年在陈虻手下干活的编导说:“陈虻讲片,很善于从表象出发进入本质,从片子的毛病分析到你创作的动机,解剖你认识事物的角度,然后从根本上改变你的创作理念,让你从心里往外感到清晰、透亮。”所有人都喜欢听他骂,他不骂人,骂事,听他骂完了,业务确有长进。

“我不是在改片子,我是在改人”,陈虻,“我说的东西不是教条,是你们思考问题的起点,不是对你们思想的限制。你们把我说的这些话,当成批判的靶子,或者是起跑线都可以,不是标准答案。”

最终,呈现在大众面前的《生活空间》运用纪实的拍摄手法,不是仰视,也不是俯视,而是平视。以关怀的态度、亲人朋友的角度,从小事和小人物身上记录和折射着历史。

499a4c9288f3cadeb6d3e9cbe97d7e37.jpeg

譬如《小丫西西》,使大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的一天,而且奇怪几岁的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多怪异的想法和稀奇的逻辑。《选择快乐》告诉人们快乐对普通人而言只是锦上添花的事,而对于一个濒临死亡的病人来说,则意味着能否生存。《初为人父》展示的是一次选择,他告诉人们人的一生可以有多种角色选择,而每一次选择都将为人生带来细微变化。平易近人的话题,普通的人物主体,栏目和观众之间没有距离,大众的参与感极其强烈。

在陈虻的带领下,《生活空间》板块不断摸索、改版,保持鲜活。中国电视事业宕开一笔,普通人从观众变成电视的主角,从被历史忽略变成历史的记录者,节目也从名不见经传到有口皆碑。

2002年9月的一个下午,陈虻已经出任新闻评论部副主任,部里开策划会,讨论该怎样制作一个年度人物评选节目?如何做的独具特色?白岩松在他的书中形容当时的情景:“各种各样的建议被提出,又在越来越多的烟雾中被否决。”一下午的讨论会,在山穷水尽之时,陈虻突然提出一个点子:找好人,评选让人感动的年度新闻人物。

思维的僵局迅速地被「感动」两字打开,照亮了节目的方向。最后《感动中国》诞生,这个年度特别节目,怀揣人文情怀,关注草根,将人高尚的品质真实的呈现,记录下转型时期中国人的精神史和心灵史。

《生活空间》和《感动中国》异曲同工的体现了陈虻的价值理念上:关注人的命运。当年,《生活空间》让众多普通人上了电视,当了主角。《感动中国》评选中,普通人超过获奖者的半数,他们登上国家级颁奖台,接受采访,继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。

2008年,陈虻因胃癌发作去世。北京天寿陵园,陈虻的墓碑上,镌刻着十个大字:“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”。这句话,也成了中国电视事业永恒的创意经典。

U136P4T8D1510822F107DT20081231164113.jpeg

当年与他一同投身新闻改革的那批人都因他的离去陷入巨大的悲恸,他办公桌上一盆白菊上别着字条“怀念你,怀念一整个时代。”崔永元为他写下挽联:“一身正气,做书生君子,确实有情有性;两袖清风,为同事朋友,当然无声无形”。

Some rights reserved
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,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-NoDerivatives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.